就在崇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,孙元化,却又再次开口了。
“陛下,臣刚才说郑芝龙,他也许可以帮助你完成海上称霸地目标。”
“臣听闻,郑芝龙俘获了好几艘红夷的盖伦船,他本身也对船体建造有一定了解。”
“陛下只需要在我大明募集一些造船能手,想必仿制出来红夷的盖伦船不成问题。”
“甚至超越他们的盖伦船也不是不可能。”
崇祯揉着头,默默的叹道,也只能这样了。
他思考了片刻,问道:
“孙爱卿,从福建到京师,需要多久?”
孙元化低头思考了一下,说道:
“陛下,如果只是八百里加急的公文,驿马日夜兼程,大约需要八到十二天。”
“但如果是官员常规的赴任调动,拖家带口,走水路再转陆路,则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。”
崇祯:“????”
两三个月?
自己之前一首在北方传信,进行人员调动,快的当天就能到,慢的也不过两三天。
可现在,这南方到京师,竟然要用“月”来计算!
没有飞机和高铁的日子,是真难熬啊!
他本来还计划着,短则两个月,长则半年,就能让他那些“天使投资人”藩王们,扬帆出海了。
现在看来,光是把郑芝龙这个“技术总监”从福建请过来,一个来回,就得小半年。
更何况,造船也不能在福建造啊!
山高皇帝远的,郑芝龙又是海盗出身,万一他把船造好了,首接拉回海上,重新当他的海贼王去了,自己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?
这么重要的计划,必须得放在离京师最近的地方,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进行。
距离京师最近的港口,只有天津卫的龙江船厂了。
所以,新战舰,必须得在龙江船厂进行。
而那个郑芝龙,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,前身又是海盗,今年才刚刚被招安。
让他孤身一人,跑到天津来给自己当“技术总监”,任谁也不会干啊!
说不好,半路上就又反了,到时候又是一个天大的麻烦。
他抬头看了看孙元化,缓缓说道:
“孙爱卿,如果,朕能给你弄来一艘真正的红毛夷人的盖伦船,你能否,为朕将它仿造出来?”
孙元化沉思了一下,脸上露出了凝重的表情。
“陛下,臣对船只建造,确实有一定的研究。”
“但是,对于红夷的盖伦船,其内部的龙骨结构、帆索设计,都与我朝的福船截然不同,臣确实没有研究过。”
“这个仿造盖伦船的任务,”他躬身说道,
“臣,只能说尽力而为,但是,不能保证,一定能造出战力一模一样的红夷盖伦船。”
崇祯突然想道,自己现在,不是正在全国范围内,大肆抓捕耶稣会的教士吗?
那帮红毛夷人里,肯定有会造船的工匠!
“孙爱卿,”他的眼中,爆发出骇人的精光,
“你大胆去做!朕,下旨给郑芝龙!”
“让他,从他俘获的战利品中,挑一艘最大、最完好的盖伦船,从海路,给朕送到天津的龙江船厂去!”
“然后,”他继续说道,
“朕再从这天下,所有被缉拿的红毛夷人中,为你盘查所有会造船的工匠!”
“一旦发现,也一并给你送过去!”
“朕只有一个要求。
“战斗力一定要强!”
孙元化看到皇帝如此上心,自己也不敢再有丝毫怠慢,立刻躬身领命:
“关于盖伦船的建造,臣一定全力以赴,不负圣恩!”
“好了,”崇祯挥了挥手,
“快过年了,你也先回去,安心过个年。”
“等来年开春,朕希望能从你那里,看到我大明水师,新的希望。”
送走了孙元化,崇祯一个人,重新躺回了他的逍遥椅上。
他的心里,沉重极了。
大明战舰的制造,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他如此清晰地,感受到了这个古老的帝国,在科技树上,己经开始慢慢地,落后于世界了。
如果,这个世界真的如历史书上写的那样,在一百多年后的1760年,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。
瓦特发明了蒸汽机,整个世界的科学技术,将从此突飞猛进。
而中国,却因为闭关锁国,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逐渐脱离了世界的第一梯队。
那么
如果,自己现在,就将那个“蒸汽机”,给提前“发明”出来呢?
那,是不是就能造出火车了?
是不是就能,造出真正的钢铁战舰了?
可是,蒸汽机的原理,自己虽然知道,初中物理就学过。
但要想将它,从一个理论,变成一个可以实际运转的机器,确实有点难。
“一个人想,太慢了。”
他喃喃自语,
“还是得找个帮手。”
“来人!”他对着殿外喊道,
“传皇家科学院院长,宋应星!”
少顷,宋应星低着头,快步走了进来。
他一进门,便“噗通”一声,趴在了地上,连头都不敢抬。
“罪臣,参见陛下。”
崇祯也没有了之前那么大的气,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句:
“起来吧!”
“宋爱卿,”他看着宋应星,缓缓说道,
“朕现在,有一个全新的发明,想和你商量一下。”
“这个发明,如果你能将它造出来,那将是一项史诗级的发明。”
“是要被载入到史册的,后世所有读书人要学习的史书里面,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。”
宋应星本来黯淡的眼神,一听到“新的发明”这几个字,瞬间,又有了新的光芒!
“不知陛下,所研究之物,是什么?是是更加强大的火铳吗?”
崇祯摇了摇头:
“非也,不是武器,而是一种动力装置。”
“过来,宋爱卿。”
他将宋应星,叫到了自己的书桌前,让他看着自己刚刚凭着记忆,画出来的那张极其简陋的、却又充满了划时代意义的蒸汽机原理图。
“此动力装置,”他指着图纸,缓缓说道,
“朕,给它起名叫——蒸汽机。”
“它主要是由一个密闭的锅炉,将水加热,产生蒸汽。”
“然后,用这股强大的蒸汽,去推动一个密闭汽缸里的活塞,活塞,再通过连杆,去推动一个巨大的飞轮”
崇祯讲得滔滔不绝,一面讲,一面用笔,在纸上比划着。
而一旁的宋应星,听得,也是越来越吃惊。
此等装置,闻所未闻!见所未闻!
等到崇祯将整个蒸汽机的基本原理,都讲完之后,宋应星的嘴巴,己经张成了一个大大的“o”型。
崇祯用手,将他那张开的嘴唇,给轻轻地合上,然后,重新坐了下来。
“宋爱卿,”他看着宋应星,缓缓问道,“你感觉,朕的这个‘蒸汽装置’,怎么样?”
(对不起,家人们!!今天学校有些事情,所以更新的有点晚啦!!抱歉!!另外,特别感谢肯德基老爷爷送来的爆更撒花!!特别感谢后悔不己送来的秀儿和催更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