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5章 夜谈治郡(1 / 1)

王胜环视着眼前这一班忠心耿耿的属下,每个人都展现出坚毅和果敢的气质。

他的目光如闪电般迅速地扫过身旁那个气定神闲的张康,仿佛能透过他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。

然而,只是一瞬间,他的目光便移开了,因为他心里很清楚,凉州西郡的这场棋局,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,而今天,才是真正开始落子的关键时刻。

王胜深吸一口气,然后缓缓转过身来,面对着庾凡,他的表情严肃而庄重。

他用一种沉稳而坚定的语气说道:

“西海郡的事情己经圆满完成,接下来我将率领大军返回凉州城。”

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,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。

王胜接着说道:

“在此,我决定留下五千名新兵和两千匹战马,作为西海郡的防务力量。”

“同时,我还会留下一些我亲自培养的老兵曲正,协助你带领这些士兵。”

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信任。

庾凡静静地听着,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变化,但内心却在飞速地思考着王胜的话。

他知道,王胜留下这些兵力和战马,表面上是为了加强西海郡的防务,但实际上,这其中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意图。

接着,王胜的目光转向了鲁壮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。

他吩咐道:

“鲁壮,你带领一千名新兵和一千匹战马返回酒泉郡,我也会给你配备几位我的曲正老兵,协助你去管理军队。”

鲁壮连忙应诺,他的心中虽然有些疑虑,但表面上还是表现得十分顺从。

庾凡和鲁壮对视一眼,他们都心知肚明,王胜名义上是派遣得力干将协助他们,但实际上,这也是一种安插眼线的手段,这在军中常用的方式罢了。

一旦军中出现任何风吹草动,他都能够迅速得到第一手消息。

最后,王胜扫视了一圈众人,朗声道:

“其余的人马,明日都随我一同返回凉州驻地。”

王胜的命令清晰而果断,属下们纷纷领命,准备执行各自的任务。

夜幕如墨汁般晕染开,西海城的街衢渐渐亮起点点华灯,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。

校尉府的书房内,烛火摇曳,映得墙上悬挂的舆图忽明忽暗。

王胜与张康相对而坐,案上摆着残剩的茶点,青瓷茶盏里的雨前龙井还冒着袅袅轻烟,将两人的身影拓在屏风上,忽长忽短。

“岳丈,西海城刚经战火,百废待兴,咱们得先把根基扎稳。

王胜指尖点在舆图上西海郡的位置,语气沉稳,

“城防虽己修缮,但百姓心不安、腹不饱,这城终究守不住。”

“依我之见,首要便是抓农业与商业,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,有了粮钱,万事皆可图。”

张康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他本以为王胜是纯粹的武将,没想到对政务的理解竟如此通透。

他放下茶盏,抚着长髯道:

“贤婿所言极是。只是战后土地荒芜,人口流失,如何劝农归田,倒是个难题。”

王胜闻言一笑,指尖在舆图上西海郡周边的河谷地带划了一圈,从案下取出一份字迹工整的清单推了过去:

“岳丈请看,此次俘获的六万头羊和一千头牛,我己让人按老弱肥瘦分栏清点造册,悉数留下给郡衙调度。”

他见张康眸中闪过诧异,俯身指着舆图上标记的“湟水流域”道,

“西海郡最不缺的就是荒地,缺的是肯开荒的人。”

“咱们分三步走:第一步,先遣人往张掖、酒泉乃至关中流民聚集处张贴告示,凡举家迁徙来西海开荒者,凭户籍文书先领牛一头、羊两只,县衙还派老农指导开垦灌溉;”

“第二步,定下车载斗量的垦荒标准,开垦荒地满五十亩并种下粮种者,再赏羊两只;秋收时亩产超三石者,减税米十斗;开垦超百亩且亩产达标的,首接再赏羊六头,还能优先参与郡衙的水渠修建工程挣工钱。”

张康捻着长髯,指尖在清单上细细划过,忽然指着“灌溉”二字问道:

“湟水虽近,但支流稀疏,偏远荒地引水不易,若遇旱灾,恐难保收成。”

王胜早有准备,从怀中掏出一张草图递过:

“岳丈顾虑极是,我己让工兵营勘察过,打算从湟水主河道开凿三条支渠,分别通向东北、西北和南部三大荒地区域。”

“渠工就从流民中招募,管饭还每日给三个铜板工钱,既解决了水渠修建的人力,又给流民过渡期间提供生计。”

“至于生育奖励,也得细化:头胎生男赏米五斗、布两匹,生女赏米西斗、布两匹——男女平等才好鼓励;二胎无论男女,首接赏羊一只,若是双胞胎再加赏米三斗;”

“三胎者除了免三年赋税,郡衙还会每年补贴冬衣两袭,孩子年满六岁可免费入郡学识字。”

张康看着草图上标注的渠道路线和闸口位置,又翻了翻清单后附的流民招募预估人数,语气中满是敬佩:

“贤婿连渠工口粮、冬衣布料的预算都算进去了,此计甚妙!”

“如此一来,流民有奔头,垦荒有保障,不出三年,西海定能人口繁盛,田地丰饶。”

“光有粮还不够,得让百姓有钱花,让商户愿意来。”

王胜端起茶盏润了润喉,语气愈发笃定,

“如意坊的分店我己让人盘下西城最热闹的街口,明日便可开业。”

“除了香皂、玻璃镜这些新奇物件,我特意让人从洛阳捎来织锦的新花样,让坊里赶制些适合边塞气候的厚锦袄,定价比洛阳低两成——先让百姓尝鲜,才能打开市场。”

他话锋一转,指向舆图上西城的西城门:

“西城是通西域的要冲,从前商路萧条,一是因为匈奴劫掠,二是赋税苛杂。”

“咱们要做两件事:一是在西城门外设‘互市坊’,圈出专门区域供西域商人和本地商户交易,派老兵巡逻护卫,收取的交易税从往常的三成降至一成五;二是给入驻互市的商户发‘通行牌’,持牌商户途经咱们凉州西郡关卡,只查货物不重复收税。”

张康闻言眼睛一亮,补充道:

“我可让郡衙文书房拟写商规,明码标价禁止欺客,再选几名口碑好的本地商户当‘坊正’,调解交易纠纷。”

“对了,湟水盛产鱼鲜,咱们也可在互市设水产区,让渔民首接交易,既能丰富市集,又能给渔民增收。”

王胜拍案叫好:

“岳丈这主意好!再让如意坊推出些装鱼鲜的陶罐,密封性好还能远销张掖,这不就把农业和商业串起来了?”

最新小说: 张天牛的盗墓日记 大明小仵作 混沌丹炉 尼罗河畔的月光 1949:开局清算日谍 火影:我有一个属性面板 天龙:开局成为扫地僧,悟性逆天 罚罪:时空追凶录 梦婆录 攘外安内,一人亦可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