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恩?你们不妨想一想,会不会是你们有对不住他的地方?”
萧翰笑看着两人。
这两个人第一时间怪罪范运山,却没想过自己的问题。
妇女冷笑一声说:
“或许还真有。
逢年过节我们一家就回老家看望他,一回去他就想托我丈夫利用公权帮他做私事,自从几年前我的公公婆婆陆续去世,我们回去的就少了,也就是逢年过节他给我们发点节日祝福,顺带着又托我丈夫为他办私事。
可我丈夫大公无私,拒绝他是理所应当。
在他看来是对不住他,可在我们一家人看来,这是天经地义。”
“是啊,最近一次见面,还是年关的时候,我回老家祭拜父母,在我哥那里住了一夜,结果他又让我为他办件私事,这种公权私用的行径,我当然要拒绝。没想到,他竟然觉得我拒绝他,是对不住他!
还大老远跑来捉弄我们一家?
这性质,实在太恶劣了!”
范运海此时觉得自己遭受了背叛,心寒,真让人心寒。
“不对不对。”
萧翰纠正说:
“你对不住你哥的在其他方面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范运海听到这话,跟好奇宝宝似的,懵懂的看着手机里的萧翰。
“那要追朔到你们小时候了……”
萧翰说:
“当年你哥想上初中,每学期学费8块钱,书本费5块,每天在学校吃饭还要花个一两毛的,你父母一年省吃俭用才能省个四十块,觉得学费太高,劝说你哥不要读了,跟着家里人继续种地,攒几年钱就帮他娶个媳妇成家。
你哥心动就答应了。
可第二年呢?
你跳级了,也要去读初中。
你哥说家里需要人种地,让你不要读书了,帮忙分担劳力吧。
可你父母这个时候却说家里劳力足够了,不用你下学种地,安心上学就行。
你很开心,可你哥却心里不平衡和父母吵架。
他认为,自己上学就没钱,为什么弟弟上学家里就有钱了?
你父母解释,因为你哥的添加,家里种地多了点收入,刚好够供你上学。
你哥不服,要求父母支付自己每天下地干活的工钱。
你父母为了安抚你哥的情绪,就承诺说,等你以后学成了,肯定不会忘记他这个哥哥的恩情,到时候你要是运气好进城当了工人,赚的钱就拿一部分分给他,你大哥这才同意,不再索要自己的酬劳。
所以你读高中的钱,有一部分其实算你大哥供的。”
——【我了个大草!还说父母不偏心?!这尼玛都偏到伊拉克了好吧!】
——【痛啊!我也有弟弟,代入一下就很心痛,自己要读书父母说没钱,轮到弟弟要读书了,家里就说有钱,这种赤裸裸的偏袒,还有掩饰的必要?】
——【父母不疼的孩子真可怜,好事都轮不到他,家里人还剥削他。】
——【实不相瞒,我也是70后,在我们那会儿,家境不富裕,基本都会选一个父母最疼爱的孩子继续读书,其他兄弟姐妹就下学帮忙赚钱,减少经济压力。
我家就是这样,我三弟去上学,我跟其他兄弟姐妹就得在家种地,看着三弟现在都开公司赚大钱了,而我只能摆路边摊讨生活,说真心话,说不怨恨父母是不可能的,为什么当初他们喜欢的不是我?为什么读书的不能是我?唉!】
——【做父母的,真的很难一碗水端平。】
回忆起这段往事。
范运海竟有些茫然。
显然。
四十多年前的事了,他已经有些记不清:
“有些印象……那时候我才十来岁,我只知道家里决定供我读中学,我哥不同意,和我爸妈吵了大半天。我生我哥的气,也不想听他们吵架,就出门了,后来,我也很长一段时间没理过他。”
“这就对了!这是你第一件对不起你哥的事,你哥到死都无法释怀啊!他帮家里种地几年,卖粮食的钱一分都没见到,一家人种地赚的一点钱全供你上学去了。”
萧翰感慨说。
可夫妻俩却没注意到“到死”这二字的关键。
尤其是妇女,她极力辩解道:
“这确实伤害了我大哥,不过我公公婆婆都说过,大哥他读书读不好,我丈夫才是学习那块料。换做是我,我也会选择供我丈夫读书。”
“恩,他大哥也在后来认清了这件事,觉得你老公上学比他上学要强。可关键在于,你公公婆婆对你大哥承诺过的事,你们夫妻俩,哦不,你丈夫,履行过吗?比如,以后找到稳定工作赚了钱,就拿出来分一点给你大哥,当做补偿?”
萧翰笑问。
此话一出。
夫妻俩都沉默了。
范运海紧张的摸了下耳朵,又捏了下鼻子:
“这……我当初……我……”
他妻子帮忙解释:
“这点我不清楚,但我知道,我丈夫当年去做生意,不仅没赚钱,还亏了很多,这种情况下,试问该怎么补偿?”
“那后来呢,为什么没补偿?”
萧翰笑问。
这一下,又给夫妻俩干沉默了。
——【可笑可恨,这么大的人了,完全没有自知之明?】
——【逆天了这对夫妻,现在不是过得挺滋润吗,现在就可以补偿了啊。】
——【真把老大当柴烧是不?凭什么?】
——【等下,就没人注意到翰哥说到的细节吗,他大哥好象已经死了啊……】
看夫妻俩沉默不语。
萧翰继续说起范运海读大学的事:
“当初,你父母向你哥承诺,只要他下学帮家里种地,就能攒钱帮他娶回他喜欢的女孩。你父母好不容易靠种地攒到260块能帮他成家了,你哥甚至都把话给那女孩家人放出去了,说要上她家提亲。
女孩高兴的不行,却不料,你高考发挥的很好,考上了名牌大学,要去大城市读书。
虽然当时大学免学费。
可在大城市生活费用可不低啊。
还有住宿费之类的各种学杂费,也令人犯愁。
你父母又去做你哥的思想工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