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今天过得怎么样?"她若无其事地问,假装不知道女儿的小秘密。
"特别好!"苏宝宝开心地说,"我交到了新朋友,还"
她突然停住,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妈妈参赛的事。
"还什么?"苏清雅假装好奇。
"没什么!"苏宝宝赶紧转移话题,"妈妈今天工作顺利吗?"
"很顺利。"苏清雅意味深长地笑了笑,"特别是下午,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黑客。"
苏宝宝心里一紧,但看妈妈没有继续追问,又放松下来。
晚饭后,苏宝宝继续她的黑客之旅。比赛进入了地狱难度,题目开始变得棘手。
"这道题"她皱起眉头,"需要同时攻破五层加密,还要在十分钟内完成。"
她全神贯注地投入解题中,完全没注意到妈妈正通过远程连接观察她的操作。
"天才"苏清雅在办公室里喃喃自语,"这种多线程攻击思路,连我都要想一会儿,她居然能瞬间找到突破口。"
比赛进行到第99题时,苏宝宝遇到了真正的挑战。
"量子加密?"她挠挠头,"这个我没学过啊。"
她思考了一会儿,打开另一个窗口,开始搜索相关资料。
"原来如此利用量子叠加态的特性,需要同时计算所有可能的状态"
半小时后,她成功破解了这道题,成为比赛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全部挑战的参赛者。
论坛再次沸腾。
"星火大神收徒吗?"
"求联系方式!"
"这一定是某个国家级的网络安全专家!"
苏宝宝看着这些评论,开心地在椅子上转圈。
突然,她收到一条私信:
"星火,你的技术很特别。有兴趣加入我们的团队吗?"
发信人的id是"k"。
苏宝宝愣住了。k?那不是妈妈当年的代号吗?
她犹豫了一下,回复道:
"谢谢邀请,但我还小,妈妈不让我随便加陌生人。"
屏幕那端的苏清雅看到回复,忍不住笑出声。
"好吧,那等你长大了再说。继续保持,你很有天赋。"
苏宝宝关掉电脑,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。
今天真是充实的一天。在学校装普通学生,回家当超级黑客,这种双重生活还挺有趣的。
她不知道的是,妈妈己经悄悄把她的比赛记录加密保存,准备等她长大后给她一个惊喜。
而远在世界的另一端,某个神秘组织的成员正在讨论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天才少年"星火"。
"必须找到他,这样的天赋不能浪费。"
"己经在追踪了,但他的反追踪技术很高明。"
"继续查,不惜一切代价。"
夜色渐深,苏宝宝躺在床上,回想着今天的经历,嘴角带着甜甜的笑容。
星火燎原,这只是个开始。而她的人生,才刚刚拉开精彩的序幕。
"同学们,今天我们来了一位新同学。"班主任站在讲台上,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。
苏宝宝正低头在课本上画代码流程图,听到这句话随意地抬了下头。下一秒,她手中的笔差点掉在地上。
站在讲台上的少年约莫十一二岁,穿着合身的校服,气质却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。最特别的是他的眼睛,清澈得仿佛能看透人心。
"大家好,我叫云逸。"少年微微鞠躬,动作优雅得像是经过特殊训练,"来自一个很远的地方。"
他的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了教室每个角落。
"云逸同学之前在家接受教育,这是第一次进入正规学校。"班主任笑着说,"希望大家多帮助他。"
苏宝宝注意到,云逸的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一圈,最后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。那眼神带着审视,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。
"云逸,你就坐在苏宝宝旁边吧。"
云逸走到苏宝宝旁边的空位,轻轻放下书包。
"你好。"他微笑着打招呼,"你叫苏宝宝?很可爱的名字。"
苏宝宝警惕地看着他:"谢谢。你的名字也很特别。"
第一节课是历史。老师正在讲解古希腊文明。
"所以,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,标志着"
"老师。"云逸突然举手,"您刚才提到的梭伦改革时间可能有误。根据我在雅典卫城看到的石刻记载,应该比教科书上的时间早三年。"
全班安静了一瞬,随即爆发出窃窃私语。
"雅典卫城?他去看过石刻?"
"吹牛的吧?"
老师推了推眼镜:"云逸同学,教科书是经过权威专家审定的。"
云逸不慌不忙:"公元前594年的说法来源于19世纪的考古错误。最新的碳14检测证明,改革应该发生在公元前597年。"
苏宝宝忍不住插话:"你怎么知道最新检测结果?相关论文下个月才发表。"
云逸转向她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:"看来苏同学也对历史很感兴趣。"
下课铃响,同学们立刻围了上来。
"云逸,你真的去过希腊?"
"你家是做什么的?"
云逸保持着礼貌的微笑:"家父从事文化研究,所以我有机会去很多地方。"
苏宝宝坐在位置上,偷偷观察着这个新同学。他说话时用的某些词汇古老得像是从典籍里走出来的,举止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。
体育课上,老师让大家练习基础格斗动作。
"注意姿势,重心要稳"
苏宝宝按照爸爸教的方法,做了一个标准的防御动作。
"很标准的军体格斗术。"云逸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边,"不过你的左脚角度偏了五度,会影响发力。"
苏宝宝愣住了。这个细节连爸爸都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。
"你会格斗?"
"略懂一二。"云逸谦虚地说,"家学渊源。"
他做了一个类似太极起手的动作,看似缓慢,却带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气势。
午餐时间,苏宝宝终于找到机会和云逸单独交谈。
"你到底是什么人?"她首接问道。
云逸慢条斯理地吃着饭:"一个转学生而己。"
"普通的转学生不会知道尚未发表的考古论文,也不会一眼看出格斗动作的细微偏差。"